中國水利網:“智能噴灌設備比傳統灌溉節水20%”
中國水利網:“智能噴灌設備比傳統灌溉節水20%”
中國水利網:“智能噴灌設備比傳統灌溉節水20%”
□本報記者 魏永平 通訊員 薛晉萍
入夏以來,山西省長治市氣溫持續偏高、干旱少雨,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。長治市水利部門指導各縣區精準施策,通過實施抗旱噴灌、強化技術支持、合理調度水源等措施,確保農作物生長獲得充足水分,讓豐收更有保障。
在屯留區崗上村的百畝麥田,大型移動噴灌設備正在連片作業。“這臺設備不僅作業效率高,還省水。”屯留區聯友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常聯有介紹,使用智能噴灌設備比傳統灌溉節水20%,在干旱少雨的情況下,能更高效地給小麥補水。
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上黨區紅清種植場。麥田里,新啟用的噴淋灌溉設備有序運轉,為麥苗披上朦朧“薄紗”;無人機化身“空中衛士”,搭載著殺蟲劑、殺菌劑等,為麥田披上“防護鎧甲”。只需兩個小時,就能完成過去需要10余人連日勞作的“一噴三防”任務。“政府送來的‘科技套餐’,既節省人工成本,又能讓小麥增產,今年夏糧豐收有盼頭了!”種植場負責人宋紅清信心十足。
走進潞州區南垂村玉米田,一條條滴灌帶遍布田間。農技專家蹲在田埂邊,手把手指導農戶調試滴灌設備。“勤澆少灌、細水慢滲,這樣既能節水又能保證作物根系‘喝飽水’。”潞州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,指導農戶科學澆水灌溉,全力降低旱災損失。
在長子縣大京村,村民們與工作人員一同進行水泵的安裝調試。隨著水泵葉輪飛轉,清澈的溪水涌入干涸的農田。長子縣水利局采購并免費為村民發放了60余臺大功率水泵,為農作物生長注入生機與活力。該縣水利局防汛抗旱服務隊隊長李光偉介紹,他們將緊盯天氣變化,按需啟動新一輪水泵采購計劃,指導農戶做好抗旱保苗工作。
潞城區潞河村全村干部群眾齊心協力,在區水利局抗旱技術服務小組指導下,調動協調可利用的水資源及澆灌設施,全力緩解旱情,讓青綠小麥暢快“喝”上了及時水。
抗旱護民生,齊心保豐收,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正孕育著豐收的希望。
來源:中國水利網 2025年6月24日